每年这个时候,都会冒出一片「反对过洋节」的声音。理由无非是「圣诞」纪念耶稣生日,此乃基督教世界的文化侵略。随着近年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,这声音越来越响,官方也更频繁地出场介入。过不过圣诞,似乎成了可以区分「尊华」「崇洋」,甚至是「爱国」「叛国」立场的关键标志。但这显然是狭隘解读,不符合事态实质,更不利于树立文化自信。

读过弗雷泽的《金枝》,就会很清楚地知道,「圣诞」根本与耶稣生日无关。圣经并没讲耶稣几时出生,但提到耶稣降生时,附近牧民仍在山谷里散养山羊,这怎么可能是冬至前后的巴勒斯坦?之所以把耶稣降生设定在12月25号,是因为早期基督教根本竞争不过历史悠久的波斯-叙利亚系东方宗教。崇拜光明神的密特拉教、拜火教都在冬至这天举行震撼人心的密仪,驱散黑暗,迎接光明,符合北半球所有农业社会的文化心理,故而容易获得统治阶层的支持。不让农民这天过节,谁会理你?打不过怎么办?那就加入呗。基督教几乎完全拷贝了这套东西。公元354年,罗马教廷更直接把儒略历的冬至日设定成了圣诞,把耶稣硬掰成了摩羯座。这个策略很成功,因为除了罗马社会,凯尔特人、日耳曼人、斯拉夫人,乃至东方社会,都过冬至。贴着已有的古老文化习俗传播,事半功倍。

融合了东方宗教后,基督教在向西北欧蛮族传播的过程中,又融进了大量北欧宗教的内容。圣诞老人虽然号称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圣尼古拉,但其实形象更接近于北欧主神奥丁。圣诞树元素更是直接起源于北欧蛮族的树神崇拜。随着西北欧在近代的强势崛起,这套元素就完全覆盖了基督教的原始面貌。但是回归本源,所谓圣诞节就是基督教传播过程中融合了各民族既有「冬至」民俗的结果,耶稣诞辰这个名头只是一个贴皮。

今天全球化的圣诞节,宗教意涵已经微不足道。它的大行于世,实际上归功于成功的消费主义改造。历史上圣诞老人胖的瘦的、穿什么衣服的都有,主流穿黄衣服,还有穿绿衣戴绿帽的,而如今他的形象完全标准化了。这归功于上世纪30年代,可口可乐通过电视广告把他固化成了自身品牌色:红色和白色。所有和圣诞节有关的固定元素,都是消费主义借着电视广告传播、固化下来的。前两天西西里的一个主教还吐槽说,圣诞老人就是个消费主义编造的东西,被意大利人狂喷。所以你说尴不尴尬?基督教会内心根本不喜欢圣诞节现在的样子,消费主义对理想主义(宗教和革命都是反世俗的)是一种致命侵蚀。与其说这是基督教文化,不如说实事求是地承认这是消费主义的侵略。问题是,今天的中国社会,不就是资本+消费主义的产物吗?反过来,也正因为「圣诞节」的核心是被消费主义改造的冬至民俗,罕有宗教固有的排他性,所以这几年中国的「平安果」才会成功反哺欧美,成了最新一项被融合进圣诞体系的民俗。这个体系就是个大狂欢,是开放的。

反圣诞人士心里基本也知道这一点。他们真正不爽的,只是冬至民俗这个文化大赛道里,中国是弱势的一方,主导权和其他文化领域一样,在全球化进程中被欧美牢牢控制着。这一点我也同意。但纵观圣诞节本身的发展历程,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是什么?就一条:「打不过,就加入」。我们应该持续地输出像「平安果」这类文化元素,直到普及吃饺子、吃汤圆,圣诞老人穿汉服、发压岁钱。去他的耶稣、圣尼古拉。

想要文化输出,就抓住两条:(1) 符合人类共通的社会心理、民俗习惯,(2) 成功的消费主义改造。纠结文化上正不正宗、硬不硬核,完全偏题。这本质上就是个营销活儿。

顺便扯多一句

冬至前后这几天,凝集了几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。1979年12月24日,苏联入侵了阿富汗,开启了帝国败亡的倒计时。1991年12月25日,苏联解体,「历史终结」。1893年12月26日,毛沢东生日。这三天,正好指向左中右三条道路。现在,看起来我们正告别走了30多年的12月25日路线,重新往12月26日路线靠。往后究竟怎么走,可比过不过洋节重多了。

[完]


扫码关注

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