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年再就业,挨捶一百遍(下)
文章目录
4 策略形变
五月份,我彻底歇下来了。每天的常态就是窝在家,重复做几件事:
- 刷职位,丢简历
- 等电话,聊电话
- 配合各家要求做各种测评/笔试
- 盯娃的功课
- 偶尔出门挨顿面捶
说起来每周有七天,但周末基本没什么电话。一般周三开始才有猎头电话(据说周一开会,周二跟进上周事务,所以周三才开始新BD),等HR来沟通,基本得周四周五;如果争取到了面试,往往安排要到下周二三,如是往复……每个线程都有六到八个前后依赖的串行节点,推进速度以周计。黄了两个线程以后,我寻思继续这么下去可不行,offer转化率这么低,猴年马月才能再就业。我得优化一下策略。
并行撒网
数据科学里,最基础的优化策略是矢量化和并行化。既然串行求职不好使,我就增加主动勾搭的线程数。光丢简历不够使,就跑LinkedIn和脉脉发发动态,看看当代的职场皮条算法能不能把我推给潜在的贵人。
我平时不爱social。如今顾不了那么多,虽然姿势笨拙,也得硬着头皮上。
还别说,真有个外资银行的俄罗斯大哥上钩加了我LinkedIn,问「你有兴趣来我团队做数据科学家不」。就还挺离奇的,我从来没接触过银行业:「这也行?我学医的,妹啥金融经验。」毛大哥说:「妹关系,哥以前在美帝做项目时,团队里夜有学医的,都整挺好。我寻思你应该妹啥问题。」我听了挺兴奋:「这么说我也脚着自己能行,那就整起来呗。」不料第二天跟进的HR冷冷地泼我一脸:「你这没啥相关经验呐……工资也有点高,明确跟你讲,肯定得往下降哈……你彆听那谁的,这职位有自己的上级经理,不归他管。技术经理会决定要不要你。你就等他电话吧,薅。」
以上沟通其实都用的英文,也不知怎么的就写出东北味儿了。
最后结果当然是没有要。我怎么会知道他没要呢?因为直到今天,也没有跟进电话打过来。
看来算法拉客这条路也不太靠谱。还是得靠人来居间搭线。
保险
以往我碰到的主要是保险猎头,所以起先我也主要往这个方向找。然而保险年头开门红就吃瘪,全行业哑火了半年,职位也都缩了。难得有猎头帮我找到个对口的大厂,风尘仆仆冲过去聊,大佬笑眯眯地说:「简历看着挺好,但技术说不上顶尖,管理也说不上突出,没啥特色。」我觉得挺困惑,自己就降薪应聘个高级分析师,没说要带人,怎么扯到了管理能力?又到底要多顶尖的技术呢?
大家都知道,国内几个大保司入职前都要做好几套非常妖孽的在线测试。我专门花了两天的时间练行测真题才敢上手,好不容易过了在线测试,结果莫名其妙挨这么一顿捶,心里很憋屈。数据分析说穿了没什么神秘的,工具套路我都熟,我写的包连大学教授都在用,没觉得自己多不胜任。再说,保险和医疗行业的数据应用现状哪有那么理想化,领工钱干活,有毛病解决毛病,犯不着跟同行诈唬这些。
后续发展更荒唐。两个月后,猎头又来电话:「这个职位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,要不再去面一下终极大佬?」我犹豫了下,这是什么操作?但还是去了。聊没几句,终极大佬发话了:「你这履历,不太合适啊。我们找的这人,得精通算法原理,最好是计算机博士。这儿招的都是统计学博士。」
行吧,是我又打扰了……要不您试试把JD抬头改成——「高级算法科学家」?黄河里确实是捞不着黄鱼啊。
另外接洽的两个职位,也没过一面。尽管HR联系我时都讲「不限定行业背景」,然而面试起来还是很在意行业实操经历。我尝试推销自己的学习能力、建模嗅觉,但都不太成功。「直接」资源和「相关」经验才是老狗们切实能变现的东西,学习能力不是。
制药
见左路不通,我把目光投向了右路。改写了一下简历,把关键词往制药方向靠一靠,到六月,果然制药猎头的电话也纷纷来了。然而核心问题依然没解决,我没有相关工作经验。尝试了销售支持分析和创新实验室数据科学家,初面之后都没了下文。一个认为我没有表达出强烈的求职意愿,另一个认为我有力的实操项目不多。前者其实只是「气场不合」的委婉版本,难以强求。但后者的确是个问题,药企研发都是高知,追求垂直方向的技术精益。没有镇得住场子的项目成果,很难打动面试官。
说起来,药企(巧的是,招数据科学家的全是外企)招聘流程也很严谨,人事面、业务面、技术面、高管面,一样不少;技术面还要考笔试题。并行跟进两三个药企机会,体能挑战相当大。
互联网
经过我不懈努力(改简历),几个互联网猎头也被吸引了过来。里面不乏做腾讯、字节这类大厂的。聊了聊,纷纷表示运作我的简历颇有挑战。果然,投出去后石沉大海。我猜拿到简历时,HR的内心是崩溃的:
你逗我呢?
好不容易开掉一批35岁的老狗,你推个更老的过来?
但我也很理解这些猎头。微信里聊,他们都有点沮丧:「年成太差了,连明星独角兽现在也难拿融资。都在收缩。」多拉几份简历,没有功劳,也有苦劳嘛。
——「理解。下次有合适的机会,别忘了联系我。多谢。」
——「一定一定。」
……
瞧这对话多虚伪。哪会有什么下次。下次的话我连老狗都不是了,只能算条老木鱼。难道你还运作灵隐寺的职位?
互联网科技我没报太大期望。投过就算经历过了。
有限扩列
猎头们使出全身解数帮我开路,但迟迟打不开局面。眼看时间一天天流逝,肚腩一点点堆积,offer却遥遥无期。【此处三押✅ 】
算法命不中,生人推不动,那唯一剩下的路,就是熟人引荐了。我的心魔无非是「想靠自己的本事」。但现实是,那只不过是些变不了现的假把式。趁早觉醒,拉下老脸去拜码头才是正经。熟人搭桥,人脉扩列,才能打开新局面。
我还在思想斗争时,老婆先行动了。她帮我联系了一些老同事,争取到几个面试。再然后,我失业两个月的消息不胫而走,在我不大的朋友圈里传开了。老朋友、老同事们伸出援手,陆续内推了好几个机会。这才慢慢出现了转机。
我不爱social,喜欢独来独往。但关键时刻,还是社会关系救了我的命。
老本行
不管在其他战线被捶成什么样,只要回到老本行面试,总能游刃有余。机会在哪儿,坑在哪儿,我都门清。
老本行赛道上,我拿到了两个宝贵的邀约意向。沟通阶段都很愉快,但最后都还是放弃了。过去的阴影太大,实在难以鼓起勇气重蹈一回。
药企
最遗憾的一次历程,是内推药企的数据科学家。既不是SFE分析,也不是生物信息学统计,就是用机器学习解决业务问题,听起来很对胃口。
流程相当严谨,初面后就是笔试,一个小时做10道英文在线简答,难度跟本科生测验差不多。好不容易过了,又发来三个大作业,建模做演示。后面紧跟一个在线视频答辩,俩老外主考。如果技术面能过,后面就比较有戏。
周末花了两天,哼哧哼哧写了三个Jupyter Notebook交上去,顺带复习了一遍模型原理。本以为能控得住场,然而现场还是尽掉链子。
第一个作业,离群值没撸干净。面试官见有破绽,咬住了问离群值影响是什么,损失函数会怎么变化?我就愣了,平时顶多用LOF判断一下,离群点删掉就完了,或者找个离群不敏感的模型,还管它怎么影响损失函数?心里一慌,连「高杠杆点」(high-leverage point) 的英文也忘了(外企十大高频词「leverage」竟也敢忘),完全卡住。
第二个作业,给了一堆病人的数据,问谁更容易生病?我说都没给对照,怎么可能分析得出谁「更」容易生病,只能告诉你这些病人按属性可以聚类成7堆。我会建议给每堆人推送不同的信息流。看反应,应该也不是面试官期待的答案。
第三个作业更夸张。给了一堆盒子的长宽高,要搭个线性模型预测运费。这些数字都是标准正态随机数,画图(如下)一看,运费(颜色深浅)跟长宽高一点线性趋势都没有,$R^2$才0.01。我就下结论说,这个模型不靠谱,得问业务多拿点有用的变量。面试官急了:$R^2$没啥意义,你看平均绝对误差(MAE)比标准差(SD)小了0.2啊,这就说明模型降低了样本误差,这模型带来了改进,有业务价值。
我听得目瞪口呆,这是在考脑筋急转弯?事后,越想越不对劲。所谓「模型有业务价值」,是相对于原先的定价策略「随便什么箱子,都按平均值收费」而言。微改进这么一个「策略」,并不值得称道吧,充其量是粉饰业务缺陷的数学游戏而已。之所以组建专门的数据团队,就是要在项目设计阶段就注入正确的数据思维,而不是坐等尘埃落定(大势已去)再进场擦屁股。假如这么搞法,还怎么得到业务的尊重?
从试题难度看,确实不算太难。可是设定的业务场景我着实没太领会,甚至技术理念也跟面试官有点犯冲,加上考到了知识盲点,结果垮了一地。挺理想的公司,最终没争气,功亏一篑。
科技
尝试了各种姿势想进险企和药企,但都不太成功。复合背景和跨界经验都移植不过去,硬功夫又通不过科班考核。我只能把目光转向保险科技和健康科技方向。
好在近两年金融、医疗、保险都在加码科技,传统产业科技赋能成了新的风口。在这个灰暗的时代,难得还有赛道呈扩张态势。几个机会聊下来,感觉都挺契合。更重要的是,挨了几个月的捶,终于又能得到赏识,找到用武之地,不再是个人嫌狗厌的废物。
从立夏漂到立秋,有幸再度上岸。
5 收个蛇尾
不可避免地豹头鼠尾了,草草收一下工。原先我的计划是,边抖机灵边吐槽,写它一把人间血泪——这事显然办不到,因为我压根也没多惨。硬拗的哭戏未免太矫情。何况,看似难熬的当下,事后再看,其实都无足轻重。
过去几十年我一直走得比较顺,受到多方照顾,过着甲方反动派的生活。难得挨点捶,是件好事。一来,长了见识开了眼:社会是这么玩的啊,失敬失敬。二来,陌生人不用给我留脸,看到缺陷就扎一刀,事后把刀眼数一遍,自己的毛病看得明明白白。把这些经历拢一拢,是笔不可多得的财富。
收获
经过多轮面试,我和猎头、面试官都聊了很多,加起来相当于跑了一圈行业调研。借此了解到不少行业新动向。
- 明显能感觉到产业链融合在加速。比如以往药企和保险基本老死不相往来,但随着国采深入,药企迫切需要寻找更多的准入入口,就会通过特药险、惠民险等形式做替代渗透。这为保险产品设计提供了新思路,也激活了一些MGA公司横向整合产品和服务,对有野心的DTP公司来说也是机遇。在融合业务领域,会出现未来的巨头。
- 政学关系极为重要。 内企习惯的模式就是和政府、学界联合订立标准,再带动商业模式。商业层面上,政学两界几乎一毛不拔;但在业务战略层面,它们极为重要,也积累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丰富玩法。
- 巨头更青睐赢者通吃。 几乎所有我接触过的巨头都在组建自己的保科、健科子公司,在布局习惯上更接近于阿里而不是腾讯。表面看生态一片繁荣,其实寡头化才是大趋势。像Optum那样对产业链赋能输出的模式,国内恐怕无法实现。但这么庞大复杂的系统不通过纵向整合、横向分工提高效率,而是你做一套我做一套,是很难想象的。但谁知道呢,兴许未来就是一个宁可低效也要割据的内卷化时代。
- 科技化大势所趋。 以大数据能力为例,银行、险企、药企都在组建创新中心、创新实验室,要用非标方式解决业务问题。技术即业务,已经从概念走入实践。然而医学人工智能的确在进入幻灭期。医院和政府一样,它挣你钱容易,你挣它钱难。
- 贴地需求先行。 一线业务部门并不很看中高大上的模式和话头。比如众口一词赞赏有加的保险控费,在实践中重要性就并不如渠道拓展、产品创新和两核两拒。尽管很多东西都比五年前大为进步,但整体业态并没有在实质上升级到哪里去,还是那些最传统的贴地需求优先——尤其在疫情打击下,大家面临的是全域消费降级。不能太高估颠覆的力量。
另外,在这过程中,我复盘、研究商业案例和文献,也自学、操练模型实现,这些虽然没有派上很大用处,但也算是一种收获。
教训
我也总结了一些有用没用的教训。
- 1个月时间不够。 我看到有猎头发文说,高管再就业平均时间是1年,中层平均3-6个月。这还是平常,荒年更难说。校正样本代表性问题,1个月也是不够的。我自视过高,对困难估计不足,是个很大的教训。
- 准备要有针对性。 不同职位需要不同的简历,要多方打探情报,针对性地准备。这是个常识,但未必能真正做到位。事实上好几个职位尽管当场把我捶了,但两三个月后仍挂在招聘应用上,也仍会有猎头电话打过来。这说明这些职位的设定与市场供给是有偏差的,市场上未必存在这么一个「理想候选人」。如果我准备更有针对性一点,还是很有机会拿下的。
- 多攒人脉。 猎头也好,朋友也好,平时要维护。「靠自己打基业」是中二幻觉,万万要不得。求职应用上这类悔恨贴我看得太多了。靠人脉,尤其是熟人内推,面谈不必做无效试探,直接聊干货,更容易聊开。生人面试,尤其在面巨头时,面试官似乎更倾向于质疑和先入为主。而在熟人面试时,气氛通常都好得多。
- ego要小。 求职就是推销自己劳动力的过程,当然包含了定位市场、营销渠道、试产量产、部署交付。站在结果导向的立场,必须把自己的劳动力充分产品化、工具化,自我意识要最小化。我的人文修养拒绝自己这么做,但是社畜理性告诉我这样才是最有效的。
- 对娃要耐心。 娃一整个学期都居家学习,天天跟我抬头不见低头见。本来挺好的相处机会,被我吼得如临天敌。挺糟糕的一个教训。
当然,最大的教训还是一发马后炮:应该早做筹谋。即使没有大环境的变故,我也在不可逆地变老、变贵,所谓「廉颇老矣,赶紧斩首」,迟早还是得有此一劫。所以,上点心吧。
小结
最后点个题,做点统计。
我把这三个月的求职之路做了张进度图,最后的邀约转化率只有不到15%。其实总共远不止这27个进程,我还投过十来个大跨界职位(零售、快消、咨询),但基本是秒拒或者无应答。转行之难,超乎我的预计。
按渠道和行业归类,看一下结局。毫不意外:
- 转化成功率最高的渠道是「内推」:4个成功机会都来自内推,而「猎头」和「直招」都是零转化。
- 4个成功机会中,2个来自老婆,2个来自从前的领导。
- 和其他行业相比,「保险」转化率最高,其次是「科技」。
据此能得出什么结论呢?
- 直接人脉里,领导的含金量最高,一定要处好上下级关系;
- 配偶是最重要的人脉,happy wife, happy life;
- 转行跨界越远,失败率越高。
临表涕临,赋诗一首:
搬砖行
兜兜转转,上岸搬砖。幸甚至哉,我爱搬砖。
[完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