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臂武器FCPA

1

之前还在美企时,每隔几个月就要参加全员FCPA(美国反海外腐败法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 Act)培训(另一个强制培训是OFAC,即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 制订的制裁名录)。但我「感知上」离FCPA最近的一次(近你个头),却是前两天的这则新闻:因代理商2014-2019年间,在中国公立医院设备招标活动中向官员施加了不当影响,相关费用也没有正确体现在财务内控文件中,飞利浦被控触犯FCPA。周四,美国证交委(SEC)证实,飞利浦对该指控既不承认也不否认,但同意交6200万美元和解。搁往年,这笔钱算毛毛雨。但上个财年飞利浦史无前例亏了16亿欧元,一头还在因为呼吸机召回跟美国司法部(DOJ)艰难地谈和解,另一头又惹上了SEC,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。

图 | 飞利浦与SEC和解报道

欢度自然病程,喜提肺炎一只

1

过去一个月水深火热,昼咳夜咳,腰酸背痛,时不时烧上一把。作为分级诊疗拥护者(怕挤且懒),特地爬去基层医院看了两回。检查结果一片大好!血象看起来没啥异样,新冠、甲/乙流都是阴性,就是C反应蛋白高点(16→29)。医生笑眯眯地讲: 病毒感染嘛,总要有个自然病程。 多休息多喝水吧。

倒也开了不少药,鱼腥草、鲜竹沥、头孢羟氨苄……说啥好呢,主打一个陪伴吧。病毒就不多说了,反正都不知道病原体是啥,这药用不用都一样。细菌的话,就这么笃定是古早款革兰氏阳性菌?那万一是支原体之类呢?买彩票起码也投个复式吧。好歹换个广谱的,加个喹诺酮啥呢。

……

新冠「无症状」诊断标准:一种语言腐败

著名的「90%无症状」论,这些天遭到空前的质疑。四月份上海方舱载歌载舞的盛景音容宛在,怎么到了如今毒力更弱的版本,反而普遍要吞刀咳肺彻骨烧了呢?官方解释说,这是因为不再普筛,广大真·无症状感染者作为「沉默的多数」泯然不言,大家看到的只有症状特别明显的「水面上的冰山」。解释得相当优雅,我不禁要送上掌声。然而很多人的整个人际网络基本都感染了,多数都有症状。人们不禁纳闷:那传说中90%的无症状感染者究竟去哪儿了呢?难道我活得太低端了,配不上和他们做朋友吗?「身边的统计学」和官方说辞相差如此之远,总有一个是错的。

官方错了。

既又也还行无路,一脚油门发卡弯

1

二十条既又也还,清零目标的内核实际已被掏空,只是换轨前还不能急着把现行轨道抽走,不然车马上就翻了。后续进入前景难料的「压低曲线」阶段,仰卧起坐式的策略调整会成为常态。气流颠簸,换哪架飞机都得晃。国境控制、早期识别、洁污分离几个前期策略都陆续失效了,还是要回到疫苗上来。

「预」字号论文,不那么靠谱

摘要

1

带pre字眼的论文多少都有点让人心里没底。比如pre-print(预印本),管它最后学术界买不买账,水灌下去再说。相当一部分最后被毙了,但在自媒体上搅出很大风浪。

比如两个月前广为传播、麻省总院和哈佛医学院联名的预印本《奥密克戎变种跟前几波流行株一样致命》(下图),在麻省最顶尖的13家医院收集了13万病人的大(!)数据,校正了疫苗接种情况、人口学特征和基线严重程度(Charlson指数)后,发现奥密克戎跟之前的流行株致病力没差别。这文章当时被转得很广,但争议很大。

新冠防控系统重构与清零目标

摘要

  1. 防疫不只是专业,它离不开政治,而且是当前最大的政治。利用好这一点
  2. 重构抗疫系统,必须符合「清零」战略目标。
  3. 清零是阶段战略目标,不是北极星,回归正常生活(放开)才是。

上海新冠封控两则

03-22

本月全面解封基本无望;相反,可能还要加码。从其他社会面清零的城市经验来看,一般要快速达峰后,高位波动几天,才开始调头下行。目前上海还在爬第一个峰,一周内磨出顶算好的了。无症状比例那么高,并不寻常,毕竟诊断标准还在收紧(确诊CT值从40降到35)。之前精准防疫各种好,因为范围小,动作早,防疫人员专业给力。这波发现得晚,传得广,精兵一下不够用了,于是作战下放到社区,结果乱来一气:普筛核酸不摸底,不保证全员率;封小区前放人出去大采购;病号困在小区看不了病的破事也出来了。预计管控措施要升级,普筛的组织力度会加强。没有永远的优等生,卷子一直在变。

为什么带病体健康险卖不动

1

今次,谈点工作相关的话题(很快就不再相关了):带病体健康险。

年初,银保监给所有人身险公司发了份《商业健康险发展问题和建议》,开地图炮把健康险都怼了一遍:「忽视带病体和老幼人群」「创新和保障能力不足」。言下之意,只顾 all in 标准体,不配合「共同富裕」的高层战略——这两年,银保监就没少嫌弃过这事,负责官员一有机会就开轰——话说得都有道理,但情况并没什么改善,你基本查不到几种像样的带病体或老年健康险。那么,莫非保险公司是真的皮厚头铁,对此无动于衷?倒也不是,专病险、带病险这些年还是出了不少,但基本都卖不动。卖不动就积累不到数据,没有数据就没法精确定(降)价,结果产品吸引力不足,于是继续卖不动——完美的毅种循环。

反对过圣诞节不如反向过圣诞节

每年这个时候,都会冒出一片「反对过洋节」的声音。理由无非是「圣诞」纪念耶稣生日,此乃基督教世界的文化侵略。随着近年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,这声音越来越响,官方也更频繁地出场介入。过不过圣诞,似乎成了可以区分「尊华」「崇洋」,甚至是「爱国」「叛国」立场的关键标志。但这显然是狭隘解读,不符合事态实质,更不利于树立文化自信。

元宇宙——垃圾营销词

「元宇宙」一词,是技术术语界史诗级的灾难。这个灾难是双重的:原词「metaverse」本身就是个垃圾合成词;而在翻译过程中,又发生了源于知识贫乏的误译。偏偏技术资本端着这杯灾难般酿成的二锅头,美滋滋地叫它「宫廷玉液酒」。

metaverse明显是xx-verse家族中的一个冒牌货,蹭的是正牌universe(宇宙)概念。universe来源于拉丁语,unus(一)+versus(被转变成),其实跟英文里的verse(韵文)没什么关系,表达的意思也比纯物理的「宇宙」(cosmos)要广。后来有了「平行宇宙」(multiverse)甚至「旁宇宙」(paraverse),俨然就把-verse当成表示时空集合体的词根了。这一切都已经够荒唐了——但至少还在表达大尺度时空的意思。到了「metaverse」,就完全不再管客观时空,只表达人类感官虚拟体验的主观抽象。以井为天,自小其心,这是语言的堕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