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传出教材要修改诗词古音,引来一片争议。我看这些意见多数都越扯越偏。我们实在不必为中小学教材里几个孑遗化石读音的兴废大惊小怪,更不必绑架上“儿时情怀”。

类似“鬓毛衰cuī”、“石径斜xiá”,都是从汉语漫长演化历史中流传下来的化石遗存。若非中小学教材续命,早从普通人的生活中湮灭了。说它是化石,是因为它们早已脱离当时的语音环境,没了生命力,只剩个架子,适用场合也仅存一两处。跟“呆ái板”、“确凿zuò”这类异读被合并的情况并不一样。保留化石读音只有文化传承的象征意义,体现的是语言的文化性。异读合并则是历代官方都要做的正音正字活动,宗旨是“存同去歧”,是服务于交流效率的,体现的是语言的工具性。当文化性和工具性冲突时,工具性优先。“盩厔”改“周至”,“鄠县”改“户县”,金文里就有的古名,就这么说改就改了,上哪儿说理去?世上没文化的事儿多了去了,但多数人并不关心,因为知道并理解这些事情本身是需要文化的。说到底,多数人的文化,也就到中学教科书为止了。你看他们这会儿群情激奋,是因为他们就知道这些。

抛开工具和文化的冲突,文化化石该不该保留呢?我的意见是:放注释里就行了。毕竟这些化石如今也只剩下个似是而非的架子,照这么读了,依然离原貌差得远。“鬓毛衰”之所以念cuī,一来《回乡偶记》在《全唐诗》里也作“鬓毛催”,二来读cuī在《平水韵部》入上平声十“灰”韵,与“回”、“来”合辙,读shuāi则入上平声四“支”韵,出格了。然而《广韵》里催作“楚危”切(声母同“楚”,韵母同“危”),拟音出来更类似于chuai;事实上“回”、“来”的中古读音都比今天更开,听起来像“怀”、“来”。而“石径斜”呢?“斜”在《平水韵部》入下平声六“麻”韵,所以韵母肯定是a。但在《广韵》中作“以遮”或“似嗟”切,所以拟音出来应作yia或zsia,得往浊里读。

汉语发展至今,韵的变化还好,除了韵尾丢了,主要的风貌还留着。但声母变化很大,起初都没轻唇音,后来发展出全清“非”f、次清“敷”f’、全浊“奉”v、次浊“微”mg,如今普通话里都被并入f,其余读音都只见于方言。那些化石读音,很多都已无法用标准拼音字母表拼出来,留在教材里也就存个念想罢了。还不如原原本本放到注释里,谁爱传承谁就加小灶去。以后普通人就按普通正音读,文化人可以按古音读。反正中国双轨制搞得溜,再多一个也不多。

[完]


扫码关注

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