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早上挤安检长龙,挤得密集恐惧症都犯了。过完年,情况愈演愈烈,长队排到站厅里满坑满谷。令人痛苦。

我始终认为,地铁推广无差别安检是不必要的,需要大幅改进。这种治理思路简单、直觉,然而低效、无能,徒然增加人际摩擦,本质是草民互害。其结果呢?疏网筛鱼,蛇漏鱼哭,到头来只是一场自嗨式的全民公演罢了。

举几个惨不忍睹的数字

上海地铁去年日均客运量是1164万,这么多人排队安检的最终成果又怎样呢?轨交官方去年底销毁了3.2万件违禁品,统计下来一共查了3.7亿包次。换算下来,日均查101万件次,查获违禁品的概率不到万分之一。

也就是说,一个人每天坐两次地铁,安检排队额外花掉1-5分钟的话,有1/10的概率被查行李,平均违禁概率不到十万分之一。整个社会每天为了这不到十万分之一的违禁概率,要浪费一两千万分钟(数十万小时),以及养活上万人的安检人员的工资成本,和大量安检设备的采购维护费用。大都市存在的根本价值,就是增进效率。所有的城市治理策略,最终都要服务于这个原则,而不是开倒车。十万分之一是什么概念?双色球三等奖的概率。为了十万分之一的收益,要无差别地侵犯每个人的个人空间。这成本效益,低到不忍直视。

上面的数字除了证明安检低效,还明确告诉我们,安检长龙事实上惩罚的并不是违禁分子,而是99.999%的合法普通市民。这种惩罚体现在降低通勤体验,高频侵犯个人领域,以及由此带来的毫无必要的人际摩擦。安检员也都是底层小民,纵发草民互啄,是不道德的。我们早已生活在一个摩擦强度很大的互害社会,有必要官方再出面层层加码吗?

网上很多人为安检叫好。在他们眼里,为了安全,牺牲点效率算什么?很遗憾,这只是幻觉和妄念罢了。违禁品带进车厢的漏网之鱼我见过多次。真想搞事情的话,这种强度的安检完全无用,还不如多派几个巡警。太弱瑞斯特分子真要搞个大新闻,哪里用得着进车厢?直接对安检长龙下手就完了,视觉效果只会更好。安检长龙产生不了它所声称的安防效果,用我们的行话讲,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都很高,就是种垃圾手段。

9102年了,还在用这种低效粗暴、只具有象征意义的巨婴治理思路。不要活在幻觉里,长点脑子吧。

[完]


扫码关注

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